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分享

 

Directindustry中東歐外貿市場調查:捷克—歐洲之心

時間:2016-10-20 16:48     點擊:

隨著中國和捷克兩國關系的不斷發展,雙邊經貿合作更是成為中捷關系堅實強勁的紐帶。

心儀的經貿伙伴

2015年,在全球經濟發展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困難下,中捷兩國貿易額卻逆勢上升。據捷方統計,2015年中捷雙邊貿易總額為5104億克朗(約207億美元),占捷克外貿總額的7%。其中,捷克對華出口452億克朗(約18億美元),占其出口總額的1.2%;捷克自華進口4652億克朗(約189億美元),占其進口總額的13.5%;捷克對華貿易逆差170億美元。與2014年同期相比,以克朗統計的中捷雙邊貿易總額、出口額和進口額分別增長25.9%、6.5%和28.1%,以美元統計的中捷雙邊貿易總額增長7.8%,出口額下降9.8%,進口額增長9.9%。目前,捷克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除波蘭之外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則是捷克在歐盟以外的第一大貿易伙伴。

中捷雙向投資合作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2015年9月,捷克總統澤曼訪華后,中國企業在捷克掀起了第一波投資收購熱潮,總額為200億克朗左右(約8.4億美元),涉及航空、體育、金融、媒體、啤酒釀造和房地產等行業。澤曼總統表示,2016年中國對捷克投資將達到950億克朗(約40億美元)。

近年來,中國企業對捷克的興趣和投資在不斷增長,股份投資總額已經達到了16億美元,華信能源、長虹、華為、中興和銀聯國際等國內企業已經在捷克廣泛開展業務,成為中國企業投資捷克的先鋒。華為在捷克通信設備供應市場份額達70%以上,銀聯國際在捷克開通商戶服務已超過4000多家。值得關注的是,華信能源對捷克金融業、地產業、媒體和娛樂業等領域都有大手筆投資。2014年10月,華信能源向捷克J&T金融集團注資6.43億歐元,持股30%。另外,捷克企業在華投資也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2015年斯柯達汽車在華銷量已經占到其全球銷量的1/4,未來5年中斯柯達將在中國投資600億克朗(約25.3億美元)。

在金融業方面,2015年,中國銀行在布拉格設立分行,不僅滿足了中捷乃至中國—中東歐關系發展的需要,而且標志著中捷金融投資領域合作進入嶄新階段。中國銀行布拉格分行的成立,為雙邊務實合作提供更大的資金支撐和更便利的條件,也顯示出中資企業對捷克經貿投資環境充滿信心。捷克第一私有化基金PPF旗下的捷信集團在華業務也迅速發展,捷信是經中國銀監會批準設立的首批四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中唯一的外資公司,注冊在天津并于2010年年底正式開業。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自2014年12月起在中國全國范圍進行業務拓展。目前其相關消費信貸業務已覆蓋260個城市,擁有逾3萬名員工,貸款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成為捷克企業開拓中國金融市場的一大亮點。

在旅游業方面,中國游客已經表現出對捷克歷史和文明古跡的濃厚興趣,布拉格等捷克城市豐富的旅游資源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國游客。據統計,2015年到捷克旅游的中國游客數量已近30萬人次,保持了高速增長的態勢。同年,海南航空公司開通了北京至布拉格直航航線,為中捷兩國的人員往來和經貿合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旅游產業一直是中捷經貿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中捷在核電、航空、科技及農業等領域的合作也日新月異,合作水平和規模不斷提升。兩國多家企業到對方國家投資興業,業務發展迅速。

充沛的市場機會

捷克地理位置獨特,被譽為“歐洲之心”,東毗斯洛伐克,南靠奧地利,西傍德國,北鄰波蘭,從地緣政治來說,捷克也處于歐盟和中東歐國家的交界位置。捷克具有雙重身份,既是原獨聯體國家,與東歐原社會主義國家有一定的淵源關系,又是歐盟成員國。歐盟成員國、北約成員國、申根國家、維謝格拉德集團輪值主席國的多重身份,使得捷克在對外交往中具有獨特地位。捷克是中東歐地區傳統工業強國,人均GDP接近2萬美元,綜合國力在中東歐名列前茅。捷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該國2015年經濟增長率達4.3%,這樣的經濟發展成績單在歐洲甚為搶眼。無論是在中國與歐盟合作的大框架下,還是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1合作”機制中,中捷合作都可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從市場機會來說,捷克特別適合外國投資者布局。在16個中東歐國家中,捷克經濟最為發達,捷克是傳統工業強國,在機械制造、汽車、航空、化學、冶金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優勢明顯。捷克地處歐洲中心,鐵路、公路、航空和水路交通便利,基礎設施較好,有利于市場布局。捷克法制健全,政策透明度較高,政局相對穩定。捷克政府主張自由的貿易政策,鼓勵外國投資,稅收體系比較透明。捷克是傳統工業國家,產業鏈配套齊全。捷克強調科技創新,人口受教育水平和素質普遍較高,特別是技術工人性價比高。此外,捷克是歐盟統一大市場的組成部分,也是中東歐地區的重要國家,很多中國企業將其視為區域內發展的基地。捷克利用外資已從初級生產、組裝向先進制造業、高附加值服務業發展。捷克鼓勵投資的領域包括高技術制造業、服務業和技術(設計)中心等。當前,捷克經濟發展勢頭好,市場機會較多。

可期的合作前景

捷克—中國經濟合作協會主席拉迪斯拉夫·沙拉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過去很長時間捷克沒有充分認識到中國即意味著發展機遇,因此錯失發展良機。最近幾年,隨著捷中高層互動加強,兩國經貿聯系日益緊密,捷克從政府到民間都認識到需要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應該主動擁抱中國投資,進軍中國市場,實現戰略對接,謀求共同發展。捷克是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地區主要的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國對捷投資總額已超過7億美元,占中國對中東歐16國投資總額的14%。

“一帶一路”的構建為中捷兩國的經貿合作提供了便捷,中捷兩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上也面臨著歷史性機遇。2015年11月,中捷雙方簽署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捷克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沿線國家,鐵路、公路、航空和水路交通便利。2015年11月,在中國蘇州召開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捷克與中國簽署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府間合作諒解備忘錄,是16個中東歐國家中首批簽署此類合作文件的國家之一。捷克總理索博特卡在多個場合表示出捷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熱情與積極性,希望成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合作的領頭羊。他曾說,捷克是中國企業進入中東歐的大門。

中捷經貿合作體現了兩國發展戰略的相通性和互補性。目前,捷克正在大力打造“多瑙河—奧得河—易北河”三河跨國運河工程,旨在實現中歐和西歐的互聯互通。同時,捷克還在推進連接布拉格與紐倫堡、慕尼黑、林茨和華沙等中東歐主要工商業城市的高速鐵路、公路工程。中國也在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力圖實現亞歐大陸的互聯互通。中捷雙方在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的發展戰略上目標是一致的。捷克大力推進中歐和西歐的互聯互通,有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中國正好擁有基礎設施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從項目規劃、設計、施工到相關機械設備和自動控制系統的安裝、運營與管理,乃至設備維護和人員培訓,甚至海外工程建設經驗,中國具有巨大的優勢。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著天然的合作優勢。

“一帶一路”的推進將為中捷合作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促進兩國在重大發展戰略、規劃及政策上的對接和融合,推動兩國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捷克,為兩國“一帶一路”合作鋪設了平坦的道路,兩國的經貿合作前景更值得期待。

 

更多工業資訊、外貿分享
請關注我們微信公眾平臺
公眾號:DirectIndustry

【相關文章】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用力…深点灬用力在线视频,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强奷漂亮人妻系列老师|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日本爽快片18禁片免费久久|